常規的GPS測量方法,像靜態、快速靜態、動態測量都需要事后進行解算才能獲得厘米級的精度,而RTK是能夠在野外實時得到厘米級定位精度的測量方法,它采用了載波相位動態實時差分,是GPS應用的重大里程碑,它的出現為工程放樣、地形測圖,各種控制測量帶來了新曙光,很大地提高了外業作業效率。那么鄭州GPS RTK使用注意事項如下:
1、已知點建議要分布在整個作業區域的邊緣,能控制整個區域,并避免短邊控制長邊。例如,如果用四個點做點校正的話,那么測量作業的區域在這四個點連成的四邊形內部。
2、一定要避免已知點的線形分布。例如,如果用三個已知點進行點校正,這三個點組成的三角形要盡量接近正三角形,如果是四個點,就要盡量接近正方形,一定要避免所有的已知點的分布接近一條直線,這樣會嚴重的影響測量的精度,特別是高程精度。
3、如果在測量任務里只需要水平的坐標,不需要高程,建議用戶至少要用兩個點進行校正,但如果要檢核已知點的水平殘差,那么至少要用三個點;如果既需要水平坐標又需要高程,建議用戶至少用三個點進行點校正,但如果要檢核已知點的水平殘差和垂直殘差,那么至少需要四個點進行校正。
4、注意坐標系統,中間子午線,投影面(特別是海拔比較高的地方),控制點與放樣點是否是一個投影帶。
5、 已知點之間的匹配程度也很重要,比如GPS 測量的已知點和國家的三角已知點,如果同時使用的話,檢核的時候水平殘差有可能會很大的。
6、如果有3 個以上的點作點校正,檢查一下水平殘差和垂直殘差的數值,看其是否滿足用戶的測量精度要求,如果殘差太大,殘差不要超過2 厘米,如果太大先檢查已知點輸入是否有誤,如果無誤的話,就是已知點的匹配有問題,要更換已知點了。
7、對于高程要特別注意控制點的線性分布(幾個控制點分布在一條線上),特別是做線路工程,參與校正的高程點建議不要超過2個點(即在校正時,校正方法里不要超過兩個點選垂直平差的)。
8、如果一個區域比較大,控制點比較多,要分區做校正,不要一個區域十幾個點或更多的點全部參與校正。
9、注意一個區域只做一次點校正即可,后面的再測量只需要重設當地坐標即可。
以上文章來源于網絡:由
河南潤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小編整理,內容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!